close

2010.12.04-疾走獅仔頭山

"獅頭山"真是菜市場名,
光新竹關西、苗栗南庄、南投日月潭、新北金山,
就有四座山以此為名,
連今天要去的新店也有兩座獅頭山,
我想只有"觀音山"可以望其項背。

今天要去的獅仔頭山位於新店新潭地區,
標高858公尺,
上有一等三角點乙顆,
為過去多次戰役的古戰場及樟腦開採地,
頗具歷史意義(詳見文末)。

騎車進入新潭路,
經過常常釣魚的新潭集水場支流,
一路上騎,
沒多久就到達獅頭端的登山口了。


(獅仔頭山的獅頭登山口。)

因為今天太晚出發,
到達登山口已經將近下午三點,
因此今天的旅程真是急行,


(步道好走,沒啥岔路,路牌指標也很清楚。)

開始時先是一段緩上,
步道自然,
沒有太多人工的感覺,
前行約十餘分鐘,
便到達獅頭前的觀景平台-觀獅坪,


(觀獅坪,視野開闊,可遠眺康橋社區。)


(我走的是獅仔頭山隘勇線,GOGOGO!)

獅頭便坐落於觀獅坪旁,
昂首挺拔 氣勢不凡,
而上獅頭的枕木梯近乎八十度上拔,
看到這樣陡上的枕木梯,
讓我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


(上枕木梯囉,這真的是有夠陡的啦。)


(回頭看,至少有80度陡上吧。)


(登上獅頭,回頭可以眺望來時路全景。)

登上獅頭後下望,
視野開闊,
前斷路程就在腳下,
山下遠景也一覽無礙,


(上獅頭後,就是簡單路徑啦。)

登上獅頭後的山路平緩,
可以輕鬆享受山林綠意,


(沒走多久,就到獅頭前峰觀景台啦。)


(望向山下,山頭都被開發成住宅區了,好可怕。)

不知是否陰天的關係,
還是這裡過去是殺戮戰場,
整段路雖然明亮,
但走起來總覺得陰森森的,

擔心冬天日落早,
於是加緊速度 趕路直行,
果然一下子就到達山頂了,


(攻頂了,獅仔頭山,標高858公尺,一等三角點。)

攻頂和三角點合照後,
本想快馬直奔獅尾,
但是看到大小土匪洞的指標,
立刻變心轉向了, XD


(走向岔路,邁向大土匪洞,據說是以前番人躲的地方。)


(小土匪洞,一樣是個戰略據點。)


(前行還有一觀音洞,適合泡茶聊天吃水果的地方。)

一連拜訪大小土匪洞及觀音洞後,
切回原來的主路徑,
繼續朝獅尾邁進,
果然沒多久 視野開闊,
路徑兩旁皆是芒草,
終於達鎮獅尾觀景台了。


(到達獅尾了,喔耶!)

觀景台四周芒草抽穗,
一片白芒 風中搖曳,
煞是美麗景緻,
可惜時間已過四點,
無瑕眷戀,
只得回頭 速速下山。

回程時切往隘寮遺址,
欲回味古戰場景緻,
親臨現場卻發現高大雨遮佇立在此,
視覺上大大的衝突,
破壞了我對歷史的幽思,


(隘寮遺址,曲折的路逕具有戰略意義。)


(雨棚保護古蹟本是美意,卻也讓遺址失去古之幽情。)


(從隘勇所遺跡旁可以切往防蕃古碑。)


(碑文旁的古井,但現已無乾淨水源可取。)

賞玩古蹟與碑文後,
走支線到大樟樹合影留念,
再回到獅頭坪觀景台,
直奔登山口,


(這就是傳說中的大樟樹,不過好像沒有很大耶。)


(獅頭走陡下的枕木梯,實在有夠刺激。)


(下獅頭坪時,遇到可愛的拉拉。)

此時天色漸暗,
整段旅程不用兩小時就結束了,
真是闔家歡樂的簡單路線,

除了比較陰之外,
我還挺喜歡這條路線的。





最後附上地圖乙份,
給大家參考吧。


(摘自:http://blog.xuite.net/kc1104/blog/43145825 稍作修改,大家參考參考吧。)






--

新店獅仔頭山 發現古戰場【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台北縣新店市塗潭里委託文史工作者吳智慶、莊華堂及古道專家楊南郡等人,對該里獅仔頭山一帶進行實地探勘及
耆老訪談,發現砲管、戰壕、古井、石碑、堡壘等遺址,也採集了吃人肉、漢番連手抗日、英軍戰俘營等故事。
  
吳智慶認為,政府可以把這個擁有豐富歷史資源的「古戰場」,配合當地的生態景觀,規畫成為「獅仔頭山綠野史
蹟公園」。
  
根據吳智慶提供的調查報告,新店獅仔頭山一帶本是原住民泰雅族屈尺(今烏來)、大豹(今三峽)兩個部落的獵
區,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漢人到此拓墾,並在南麓建了一個名為磺窟的聚落。漢人在礦窟興建石頭城,種刺竹、蓋槍
樓、搭望寮,以防泰雅族出草。然而,泰雅族出草的「番害」不時發生,某處曾有十三人的頭被砍走,身體埋在當
地,留下「十三陵」(土堆的墓)的舊地名。
  
有一次,當地漢人抓到一個出草的泰雅族人,為了洩恨,又傳出「吃了番肉,以後不再怕番」,就決定把這個人殺
掉煮了,全村分食。
  
清末,劉銘傳帶兵前來此地「撫番」,曾抓到屈尺部落的大頭目,但劉銘傳學三國時代諸葛亮把大頭目放了。後來
,當地漢人與泰雅族交好、通婚,還設了「番學堂」讓泰雅族人來上課。
  
日據時代初年,全台武裝抗日,獅仔頭山一度聚集了幾千人,有漢人也有泰雅族,當時被日本人稱為「土匪」,花
了兩三年時間才平定。
  
後來,日本人把獅仔頭山當成「理蕃」的基地,並開採當地的樟樹。當時,泰雅族曾攻入獅仔頭山,殺了四十多位
日本人及漢人,日本政府派兵打了幾年才平定,還立了一個「防蕃碑」。
  
日據時代晚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把東南亞戰場的英、美軍等盟軍戰俘送到台灣,興建很多俘虜收容所。當時
,日本人也由英軍戰俘在獅仔頭山以樹木、茅草搭建一個簡陋的收容所,曾關了三百人。

吳智慶指出,獅仔頭山一帶有很多遺址,又是屬於國有林地,由政府著手規畫為史蹟公園並不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廖阿發 的頭像
    廖阿發

    跟著廖阿發,郊遊郊很大。

    廖阿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